中國時報【汪宜儒╱台北報導】
有一種特殊的文字叫作「女書」,專為女性所用,多於湖南江永地區。這種文字只傳女不傳男,字形瘦長菱狀,若以湘南土話讀來,似吟非唱,神祕幽微。水影舞集藝術總監譚惠珍去年走訪湖南了解女書,以同名《女書》為題編舞,呈現女性內在的力量。
傳統社會女性沒有機會讀書識字,湖南江永一代的女性卻發展出獨特的女書文字系統。根據考究,女書的歷史近四百年,每個字各代表一個音,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意思。江永地區女性之間情感深厚,超乎對丈夫的感情。根據習俗,出嫁姑娘不落夫家,意思是結婚後女子多半時間住在娘家。當地還有結交「老同」、互贈「三昭書」的傳統,「老同」近似結拜姊妹,「三昭書」是女子出嫁時,女性親友送的小冊,以女書寫下叮嚀祝福。
女書抒發私密心緒,是姊妹妯娌的祕密通信,內容關乎婚姻家庭、生活所感,婦女多透過巾帕繡縫、紙扇來書寫,不讓男性碰觸。因載有隱私,許多女性臨終時都要求將女書巾帕入棺一起燒焚。目前女書瀕臨失傳,江永一代目前開始設有博物館。
女書帶動不少當代創作靈感。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編舞家黎海寧曾以女書為題,發展出女性三部曲舞作。華裔美籍作家馮麗莎也曾以江永的女性情誼寫下小說《雪花與秋扇》,並拍成電影。
譚惠珍去年在永江跟著女書傳人,湖南女書學堂的老師胡美月學習。「有人在女書寫下自己一生命苦,有人澎湃寫下巾幗豈能讓鬚眉。」在傳統父權社會之下,女性雖然未必能主控局勢,但女書的發明證明女性試圖找到自己的自主力量。譚惠珍使用巾帕、扇子以及七巧板桌為舞台。透過待嫁女子的形象,帶出六段舞作。《女書》六月廿九日至七月一日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關鍵字自然排序點擊軟體部落格衝人氣流量軟體關鍵字自然排序點擊軟體
留言列表